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打开文本图片集

经济转型发展指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城市依托的要素资源和主导产业的重大调整,引发城市发展模式出现革命性进步,能动地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活动。而城市转型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以面向未来的视角,通过主导产业的主动升级获得先发优势,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一、转型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所遇到的新挑战,即在受到碳排放约束的条件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创新型经济,以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市从“制造型”向“服务型”的整体转型发展。

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认清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确立以经济方式转变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二、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新主线

1.经济转型案例分析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城市转型才能带来城市新生,这是城市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

首先来看世界范围内城市经济转型的几种基本模式。

“以资源为主导的城市”转型成为“文化旅游胜地”。夕张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是日本著名的“煤炭之都”。其地处山区,以煤炭为支柱产业。基于长期出产煤炭的历史背景,该市策划了一系列以“煤”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煤炭历史村、煤矿生活馆、煤矿历史馆等,通过模仿和复制,再现了采煤现场。同时还增设游乐场,并依托冬季多雪的自然条件,修建了滑雪场。产业的转向,使得夕张由“煤炭之都”成功转型为文化旅游胜地,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发展。

“传统工业城市”转型成为“文化创意中心”。文化产业被认为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原动力的途径之一,而文化创意也越来越成为许多西方城市的核心功能。20世纪末,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国家,开始积极通过创意产业推动城市由生产功能向消费功能转换,伦敦就是文化转型的典范。自20世纪末,原本是传统工业基地的伦敦,开始大力发展网络数字、动漫游戏、出版传媒、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会展博览、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成为进入新世纪后的“世界创意和文化中心”。

“制造基地”转型成为“总部基地”。同样是经济转型,新加坡则走出了一条以总部经济促发展的道路。新加坡政府在积极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着重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力促现代服务业发展,成功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6年前后,以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瑞典伊莱克斯电器公司、英国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等为代表的8家国际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大量资金、先进科技、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还吸引了多家银行的入驻,使新加坡逐步走向世界,成为全球企业总部之都。

再看国内。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积极进行了相关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陆续拉开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线的城市转型的序幕。

陕西西安。曲江新城的建设开发抒写了中西部城市文化产业促进城市转型的辉煌。围绕大唐文化为中心,曲江新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集文化、旅游、休闲、创意开发为一体,使得古城成功转型,焕发出勃勃生机。

江苏太仓。依托现代农业和特色文化,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主题,太仓建立了以教育、休闲、交流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农业园,成功打造了以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光、交流于一体的长三角生态农业旅游核心区,开创了独特的“1+3”发展模式,成功带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大发展。

上海杨浦。依托周边高校,上海杨浦区积极实施转型发展战略,确立了以现代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成功完成了旧城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重新布局规划,以五角场为中心的商业、商务、研发设计、教育、文化创意集聚体正日益发挥着对当地经济的辐射作用,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2.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新主线

通过对国外先进转型模式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即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线,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高科技等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都市区实现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以此带动经济的跨越发展。可以说,现代服务业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转型的现实选择,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线。

三、以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的若干思考

现代服务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新主线,在新形势下,紧紧把握这条主线,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加强资源互动交流,打造对接平台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开始逐步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主线,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商业、旅游、咨询等众多行业,信息与商机的及时性是其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区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实现共赢协调发展。各城市应重点加强诸如土地、能源、人才、商机等要素的自然流动,积极引导城市间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加强资源互动交流,打造商机交易交流平台,形成资金、人才、能源的对接机制,强化各城市间的合作发展,形区域融合发展的态势,壮大区域整体经济实力。

2.先进地区与中西部城市分工协作,联动发展

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发达城市与中西部城市协同发展的网络作用,建立产业分工协作的联动关系,一方面可以使中西部城市在立足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与先进城市的无缝对接——形成商品、劳务、能源、投资、服务、产业、人力资源上的全面、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也可有效解决发达城市能源、土地等资源的不足,发挥发达地区先进发展模式、管理理念、技术的输出作用,形成中西部城市与发达地区的联动发展局面,推动现代服务业在全国范围的共赢发展。

3.借力专业机构,加强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

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体可以有“商务区”、“经济开发区”、“产业城”等多种形式。然而一些城市并没有根据自身资源环境、区域特色,发展适合的产业,而是在产业功能、结构、模式上趋同,重复建设严重,针对性不强。

在产业载体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规划,借力专业机构,依托其强大的专家团队和专业机构联合体,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当地特色产业,使载体建设与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商贸、商务等有机结合,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产业,真正发挥产业载体对当地经济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联动发展。

4.以建设产业集群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鉴于现代服务业对于推动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放活发展政策,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挖掘优势资源,优先建立以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务、商贸为主导的产业载体,创新发展模式,积极与专业机构形成有效合作,进一步提升载体功能,使其承载、催化区域经济发展,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推荐访问:必由之路 现代服务业 经济转型